森梦历史网
首页 > 历史故事 > 1996年3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逝世

1996年3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逝世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1941年6月27日一1996年3月13日),出生于波兰华沙,波兰导演、编剧,毕业于洛兹电影学院。

1966年,执导个人首部短片《电车》。1971年,执导剧情短片《工厂》。1974年,担任爱情短片《初恋》的导演。1976年,执导由杰基·斯图尔、马里斯斯·德莫乔斯基、斯坦尼斯瓦夫·伊加尔联合主演的剧情电影《生命的烙印》,这是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执导的首部电影。1979年,执导剧情电影《影迷》,该片获得第11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84年,执导剧情电影《永无休止》。1988年,执导犯罪电影《杀人短片》,该片获得第4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

1991年,执导剧情电影《两生花》,该片入围第4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1993年,执导剧情电影《蓝白红三部曲之蓝》,该片获得第5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1994年,凭借剧情电影《蓝白红三部曲之白》获得第4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同年,执导剧情电影《蓝白红三部曲之红》,该片入围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1996年3月13日,波兰电影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因心脏衰竭在波兰华沙去世,享年54岁。

人物评价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悲观主义、怀疑主义的世界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使其成为通过电影语言来探讨人性以及生命的终极价值的电影导演。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作为一位偏爱思想哲学和社会问题的电影艺术家,他坚持在电影作品中讨论宏大问题:自由、平等、爱、正义、死亡等。他擅长把这些大问题和特定社会语境中的个体生活细节相结合,能以超常的编剧能力在人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细节和情景中编织出惊心动魄的生活事件。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绝大部分作品都着重于强调人类的精神困境和终极价值的追求,展示出他对人生和社会的审视。在他的影片中,既有表现主义的目标,也可以找到纪实的风格,他的电影形式极具特色,他善于细节的捕捉,以悲情主义色彩为影片基调,悄无声息地将象征手法融入影片中,他的每一部影片都在寻求更完美的表现形式。

后世纪念

2006年,为了悼念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逝世十周年,法国方面发行了其1991年的影片《两生花》、《蓝、白、红》三部曲,以及短片集《十诫》的纪念版DVD。此外,在波兰、法国、英国等地均举行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影展、图片展、讲座等各种纪念活动。

2011年,为纪念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诞辰70周年、逝世15周年,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国际影展“向大师致敬”单元中,放映他的的6部作品,其中包括电影《蓝白红三部曲之蓝》《蓝白红三部曲之白》《蓝白红三部曲之红》三部曲,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首次在大银幕上和上海观众见面。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描写历史故事的成语 1999年2月...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
历史人物故事 1997年5月...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
四年级讲一个历史故事 1997年4月...
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 1952年...
外国历史故事 1996年3月...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男,汉族,无党派人士,福建福州人,当代数学家。 1933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194...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