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网
首页 > 历史故事 > 2001年4月27日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

2001年4月27日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

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中国国际救援队,英文缩写为CISAR(以下简称救援队),于2001年4月27日成立,时任副总理的同志亲自授旗。CISAR的主要任务是对因地震灾害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建(构)筑物倒塌而被压埋的人员实施紧急搜索与营救。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由中国地震局地震专家、解放军某工程部队、总医院医疗救护人员共同组建的队伍,既是一支多重领导、多部门参与、不同行业人员共存的队伍;也是一支团结协作、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富有成效的队伍;更是一支冲锋在抢险救援最前线的突击队和攻坚队。

成立背景

2000年,时任副总理的同志提出,防震减灾工作要建立三大体系:一是监测预报工作体系,二是震灾防御体系,三是紧急救援体系。建立第三个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建立专业化的队伍,即组建国内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专业化的国家救援队伍。这支“国家队”成立于2001年4月21日。当时,同志亲自向国家地震救援队授旗,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这支队伍要“军民结合、军地结合、平战结合,一队多用”。

主要任务

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主要任务是对因地震灾害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建(构)筑物倒塌而被压埋的人员实施紧急搜索与营救。中国国际救援队将不断加强训练,参与更多实战,扩大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共同应对自然灾害,为构建和谐中国、和谐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队伍组成

中国国际救援队是一支达到了重型救援队标准的专业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救援队按照“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组建,形成一支反应迅速、机动性高、突击力强的专业救援队伍。中国国际救援队由某工程部队(170人)、部分地震技术专家、急救医疗专家和搜救犬搜索专家(60人)组成,总人数为230人左右。

2010年,中国国际救援队将完成扩编工作,队伍规模将达到480人,并增加相应的装备配备。

组织结构

救援队设总队长1名、副总队长3名,总队部和直属队20-30人。救援队共分为三个支队和一个直属队,每个支队约65人,内设支队长、副支队长,下设分队。三个支队各有5个分队:搜索分队、营救分队、医疗分队、技术分队、保障分队,直属队则由参谋组、技术组、保障组组成。

队伍原则

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保护人类。

精神标语

团结协作、不畏艰险、无私奉献、不辱使命、坚守岗位。

社会影响

中国以日益开放、成熟的姿态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只有积极参与各种国际事务,才能真实展现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因为有经历才有发言权和主导权。”总结多年来参加国际救援工作的经验,宋建新这样说。

“参与国际救援事务是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平台。国际上任何事务都是分国界、种族以及意识形态的,唯有人道主义救援是没有分别的。”宋建新认为,“借助这个平台,不仅可以充分地展示我国在经历30年改革开放后所形成的综合国力,还能全面体现、‘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更进一步表达中国积极建设和谐世界的愿景。”

“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切实开展国际合作的过程中,救援外交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外交手段,已经成为中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外交领域的重要内容。”田义祥说,“救援外交”的开展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密切合作,其不仅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更有利于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认识。

在以往的几次重大赴外救援行动中,“各救援队之间充分合作,密切交流,说明了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团结一心。比如在印尼海啸救援现场自然形成的‘接力合作’,大大提高了灾后救援效率,更在国际合作过程中,使各个国家间在灾后救援领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与借鉴,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田义祥总结说。

据了解,我国还加大投入力度,在北京凤凰岭建设了具备现代化水平的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此外还投入1.1亿元组建8支涉及抗洪抢险、医疗防疫、空中紧急运输、海上搜救、应急通讯等多个领域的救援“国家队”,以应对国家重大自然灾害。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四年级讲一个历史故事 762年5月3...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618年4月1...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本名杨英,小字阿?,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
四年级讲一个历史故事 601年3月1...
长孙皇后(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小字观音婢,河南洛阳人,鲜卑族。隋朝齐国公长孙晟之女,唐太宗李世民皇后,唐高宗李治母亲,太尉长孙无忌同...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271年4月3...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 裴秀出身...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