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网
首页 > 历史名人 > 孙权晚年为何如此昏庸

孙权晚年为何如此昏庸

众所周知,孙权为三国时期吴主,他继承父兄基业,一生勤勉建功立业,成为一方霸主,但是他晚年时期却性情大变,成为一个乖张残戾之人,这是为什么呢?

200年,孙策遇刺身亡,18岁的孙权执掌吴国,成为一方诸侯,之后他与蜀国联盟,打败曹魏,稳定局势,又在夷陵之战中打败蜀国,统一江南,是一位少有的明主,然而,到了晚年之后,孙权的性格开始改变,他变得多疑嗜杀,忘恩负义。

223年,刘备病故,此时曹操也已经于两年前去世,年过四十的孙权终于松了一口气,老对手都已经领了盒饭,这些乳臭未干的小辈能兴起什么浪来?于是他的性格开始慢慢改变。

弃用张昭

孙策立业之时,张昭已经作为重臣被委托于文武各种重大事件,孙策临死时,将孙权托付给张昭,由此可见张昭在孙策心中的地位之重,也侧面反应出了张昭的治国才能。孙权继承基业之后,根基不稳,局势动荡,一些臣子欺其年轻,多有异心甚至公开反叛,张昭时刻教诲孙权治世道理,像孙权的老师一样,他帮助孙权安抚百姓,安定天下,坐镇后方,又广招贤才,很快便安定了人心,铲除了叛乱,稳定了江南局势。可以说孙权能在江南站稳脚跟,一半的功劳要算在张昭头上。

然而,这么一位功勋卓著的老臣,在孙权两次要设立丞相时都未入选,即使张昭被众人所推举,也是民心所向,孙权却仍坚持不用,理由是张昭敢于直谏、性格刚直,不适合当丞相。孙权这样的行为不但把这位老臣的心伤透了,而且一定程度上使众人有些寒心,在他称帝后,张昭以年老多病为由,申请退休,不再参与政事。

逼死陆逊

陆逊多谋善虑,忠诚耿直,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曾指挥夷陵之战、石亭之战等获得胜利,为东吴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东吴的“社稷之臣”,曾被孙权立为丞相。

孙权晚年,太子孙和跟鲁王孙霸两宫并立争夺太子之位,之后孙权与太子孙和关系恶化,有意将孙和废去太子之位,陆逊上书言嫡庶之分并请求不要废太子,却由此遭到了孙权的猜忌而被问罪,最终忧愤而亡。陆逊跟随孙权四十多年,出将入相,最终落得个如此下场,使得朝野震惊,人心撼动。

太子之争

孙权称帝后,曾立长子孙登为太子,孙登处理政务谨慎得体,礼贤下士,颇为孙权所喜爱,然而这位优秀的继承人在三十三岁就英年早逝了,孙权获悉震惊悲惋,悲痛不能抑制,这时候的孙权已经五十九岁了,老来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又是他最为喜爱的太子,这对他大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也是他之后一系列昏聩举措的诱因。

之后孙权立第三子孙和为太子,而孙和又与鲁王孙霸之间因储君问题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导致朝中分为两派,孙权发觉后,直接废了太子孙和,赐死了孙霸,又改立孙亮为太子。后来孙亮主吴国之后,因为能力不行,沦为权臣的傀儡,东吴也因此一蹶不振。

孙权晚年性情大变,与他早年的重情重义,忍辱负重相差甚异,除了逼死陆逊,赐死儿子孙霸,幽禁孙和,他还族诛苦谏大臣朱据,陈正,以结党营私罪杀了吴安,孙琦等人。以致于后期和魏国打仗的时候,文无良臣,武无良将。

其实孙权的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也是历史的一个怪圈,但凡明君圣君在前期都是雄才大略,励精图治,而到了晚年由于年老精力衰弱,再加上群臣长期奉承,往往志得意满,不再专注于治理天下,比如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康熙等基本都是如此。而孙权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他已经从年轻时的创业之君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家,他变得嗜杀猜忌也是为了铲除江东大型宗族,为幼子以后的统治道路清除障碍。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姓刘的历史名人 帖木儿生平简介
帖木儿(波斯-阿拉伯文:تیمور,拉丁转写:Tēmōr,1336.4.9—1405.2.18),帖木儿帝国创建者(1370.4.10—1405.2.18...
历史名人 帕曼纽生平简介
帕曼纽(Παρμενίων)参与多场与波斯的战役,在高加米拉战役中指挥马其顿联军左翼。在公元前330年因其子菲罗塔斯被控诉对亚历山大谋反,而使帕曼纽遭到株...
天蝎座历史名人 帕斯捷尔纳克为...
鲍利斯·列奥尼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苏联作家、诗人、翻译家。1890年2月10日生于莫斯科,主要作品有诗集《云雾中的双子座星》、《生活是...
姓刘的历史名人 希腊海伦有多美
《希腊神话》里引发特洛伊战争的海伦到底有多美,值得所有人拼死一战? 古老的希腊,有一个叫海伦的美丽神女。说起这个叫海伦的美女,那可是绝世美人,世间罕有,跟...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