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网
首页 > 中国历史 > 云居寺宣布将把千年石经放入地穴

云居寺宣布将把千年石经放入地穴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对保护古老文化有着不可推却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1998年在各界人士的热切关注下,中国将千年石经重新放回地宫,此举使石经得到了永久性要善保护。这些石经是在哪里发现的?为什么又把他们重新放回地穴?

在1998年6月20日召开的“石经回归”新闻发布会上,有关方面负责人说,由于技术手段欠缺,长期受大气严重污染,1957年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云居寺出土的佛教石刻经板已“严重风化”。为了更好地保存这批重点文物,1999年9月9日将其回归地穴珍藏。

据史载,最早主张把佛经刻在石头上的是北齐南岳天台宗高僧慧思。第一个将此事付诸实施的是他的静琬。

从1300多年前的隋代大业年间开刻,历经辽、金、元、明数代千年,无数僧人辛勤劳作,共刻出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石经。完工后藏于云居寺附近石经山9个藏经洞,和寺内压经塔下的地穴中。

石刻大唐三藏法师玄奘携回的佛教典籍(局部)

佛学家说,这些石经包容了佛经的经典要著,辽金刻经以《契丹大藏经》为蓝本,可以校正存世佛经的舛讹。静婉生前曾留下刻经主旨:“此经为未来佛法难时拟充经本,世若有经,愿勿辄开。”但后人未遵循此言。

据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梅宁华介绍,1957年从云居寺南塔附近出土辽,金时代刊刻石经板共计10082块。置入的展室,实为库房,既不利于向世人展示,又不利于保护。

41年来,文物部门与有关专家虽多方设法保护,但至今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有的石经板字面已脱皮,有的整块下掉,有的表面呈粉末状,有的大面积文字脱落。

专家认为,把这些石经重新放归原埋藏处的压经塔地穴封藏,是目前防止石经风化的最佳方案。

雷音洞内珍藏的佛舍利是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安置存入洞内的。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重放入石函内。于1981年发现的,仅存三粒半,被视为“国之重宝”。

这些千年而不被风化的石经, 是可贵的历史遗迹。千年石经上面所镌刻着唐代幽州、涿州地区的行会名称和、社会、经济情况,不仅对研究当时华北社会状况尚有参考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古代金石、书法艺术发展的重要资料。

更多相关内容请前往:历史上的今天6月20日 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 慈安太后之死宫...
慈安太后,原名钮祜禄氏,是清朝末期咸丰皇帝的皇后,历史上以其贤德著称。在她与世长辞后,关于她是否有后代的问题,一直是历史研究者和爱好者探讨的话题。今天,我...
中国历史文化 徐辉祖忠臣与悲...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强盛而辉煌的朝代。其中,明成祖朱棣作为一位杰出的皇帝,不仅在内政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军事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特别是他多次...
中国历史地图详细版 张皮绠与僧格林...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中,张皮绠与僧格林沁的故事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虽然光芒已逝,但其背后的故事依然引人入胜。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即历史上并没有直接证据...
中国历史朝代及皇帝简介 张居正被抄家的...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朝的万历皇帝与张居正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作为一位杰出的家和改革家,张居正在明朝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关于万历晚年是否还恨张居...

强力推荐